2019-01-24 13:05
卓商塑料(PVC助剂)网报道:“中国(PVC)式老板”是“三不老板”,即,对下属不放权、不放手、不放心。王石,其实当年他也是位“三不老板”,事无巨细,亲历亲为。从“没了我地球就不转”的得意,进化到“没了我地球照样转”的自豪,他曾经验过一个痛苦的“**过程”。
王石辞去总经理职务后的第二天,还像往常一样去公司上班。到了办公室后觉得特别冷清,感觉不对劲,问了秘书,才得知大家都在开总经理办公会议。王石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总经理了。大家在开会的那段工夫里,王石在办公室踱来踱去、抓耳挠腮,竟不知该做什么康复。据王石自己交代,他当时有不请自来,冲进会议室去的强烈“激动”。但考虑这可能不利于新任总经理今后独立自主地发展工作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算把自己给摁住了。但“那种感觉就康复像前一天还意气风发、指点江山,第二天就让你拄着个拐棍去公园里散步,拿些老照片追忆似水年华,顺便思考思考人生”一样。对于当时还只有48岁,年富力强、意气风发的王石来说,这就康复比“将驰骋的野兽关进了笼子”。
王石在不适应的状态中度过了三天,难受异常。到了第四天,总经理说要前来汇报那天的会议,王石“扬眉吐气”的机会终于来了。总经理说要报告七个要点,而他刚说到第三点时,王石便断然将他打断,把四至七点反过来给他讲了。总经理当时目瞪口呆,既诧异又困惑,问王石“是否去偷听了”他主持的首次总经理办公会议。王石这下可把“成就感找回来了”:不加入会议都知道会上讲的是什么,还能毫不犹豫地指出哪些方面有问题,这情形让他顿时“情绪昂扬起来了”。于是,到了第二次总经理来汇报的时候,王石如法炮制,没容他说完第三点,王石就自己说了接下来的几点以及相应存在的问题。这样,到第三次总经理再来办公室向他汇报时,总经理的眼睛不再放光,整个状态也不对了。
还康复王石是位敏感的明白人,他知道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——不小心做了垂帘听政的太上皇。王石之后一直反思:既然自己是真心把权力交出去的,为什么还老不放心?刚开始当家,总经理和他的团队肯定会犯些谬误,但自己也是从不断地犯谬误中成长起来的,为什么就不能允许他们犯谬误?“如果还不等他们思考,我就直接指出问题,他们就不会再去花心思、动脑筋;如果我在最初就对问题给予纠正,他们就不会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,也不可能有进步。”
在这个问题上,一旦想通了,王石立刻出手不凡:为了切实有效地“与管理层疏离”,他开始“不务正业”,并“彻月不归”:先是爬高山、走大漠,后又骑车、航海、驾驶滑翔机,一发而不可收。再后来,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,他竟变得“彻年不归”了。他把自己“转型”为一名普通的访问学者,干脆常驻哈佛,在校园里潜心研究西方的经济(PVC稳定剂)和文化了。两年之后,王石又去了剑桥,按照他的计划,之后还要去以色列!如此,在工夫和空间上,王石“极端、彻底”地断了自己“手痒”、“嘴痒”,越俎代庖的后路,为自己在万科日常经营管理中“不再被需要”发明了既充沛又必要的条件。
替代王石在万科“坐镇指挥”的,其实关键还不是郁亮团队,而是配套成龙的整套规章、制度和流程。在万科,“法治”重于“人治”,“制度大于老板”。就这个意义上来说,“万科是一家最没有中国(PVC)特色的中国(PVC)企业(ACR)”。王石表示“现代企业(ACR)一定是制度化的”,并强调“制度是个不讲权谋的铁腕硬汉”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为万科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并培养了万科人的规则意识和相应的企业(ACR)文化,是王石对万科的最大贡献。同时,这也是在王石彻底离去之后万科有可能“基业长青”的基本保证。
王石的成功因为主要靠制度、靠团队,因而是有可复制性的。然而,“中国(PVC)式老板”要在没有人拿着手枪逼你的情况下,盲目自愿地将自己从昔日的“中国(PVC)式皇帝”“转型”为今日英国或日本式的皇帝,绝非易事,更不用说像王石那样把自己一步步逼出局外了。王石的成功,第一是因为他有非常清醒的自知;第二是他长于通过建设制度去保证企业(ACR)的良性运转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