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1-24 13:05
虽然中国(PVC)政府一直采取措施来有效控制废旧塑料(PVC助剂)的进口,但是国内的塑料(PVC助剂)再生PVC依然保持快速增长。 到目前为止,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废旧塑料(PVC助剂)的进口国家,国内废旧塑料(PVC助剂)的回收和利用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。
中国(PVC)塑料(PVC助剂)加工工业(台塑)协会塑料(PVC助剂)再生委员会会长宁红涛在2014中国(PVC)国际橡塑展(Chinaplas)绿色论坛上发表讲话说,中国(PVC)仍是全球最大的废塑料(PVC助剂)进口国,同时国内废塑料(PVC助剂)回收和利用数量也在不断增长。
他表示,去年绿篱行动的实施致使废旧塑料(PVC助剂)进口量下滑了100万吨,与预期相比降幅并不大。
他补充说,尽管局部资深企业(ACR)缩减进口量或转型从事其它业务,但新申请废塑料(PVC助剂)进口许可的企业(ACR)逐渐增多。中国(PVC)有超过3000家登记注册的废塑料(PVC助剂)进口和加工企业(ACR)。
目前国内从事废塑料(PVC助剂)加工的企业(ACR)总数超过1万家。
在中国(PVC)的废旧塑料(PVC助剂)再生总量中,进口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。根据专委会整理的数据来看,在2013年2490万吨再生塑料(PVC助剂)的总量中,进口数量790万吨,占比略高于30%。
欧盟仍是中国(PVC)进口废旧塑料(PVC助剂)的最大来源地,占到中国(PVC)废旧塑料(PVC助剂)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。
宁红涛说,在中国(PVC)塑料(PVC助剂)再生PVC的总量中,超过40%由大中型企业(ACR)进行。这些企业(ACR)大多分布在沿海塑料(PVC助剂)加工发达地区,有相对稳定的进口/采购货源和销售渠道,利润相对较高。
中西部地区的大型再生企业(ACR)主要从事国内塑料(PVC助剂)的回收再生。
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和河北这些省份是主要的再生塑料(PVC助剂)经销和加工中心,且每个地区的偏重点各不雷同。
天津、河北和山东一带主要回收利用高等级的LDPE薄膜和HDPE料。浙江、上海和江苏则需要洁净的PET、HDPE、聚丙烯和局部工程料。福建则对低等级的LDPE膜需求很大。广东对和局部PE、PP和PET的耗费量很大。
中国(PVC)的塑料(PVC助剂)再生率在过去五年来稳步攀升,在2013年达到30%。
数量庞大的中小再生企业(ACR)专业分工细化,有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,竞争和生存能力强大。但这些企业(ACR)总体上不足环保意识,因此成为了政府的规范重点。宁红涛指出,目前政策要求再生企业(ACR)采取更环保的处理措施,大型企业(ACR)更加容易得到政策支持,小企业(ACR)的生存空间将逐步丢失。
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(ACR)将推出市场(MBS),而其他将迁入大型的再生工业(台塑)园内。
宁红涛说,综合各方面的因素,中国(PVC)迫切需要正规化和规模化的塑料(PVC助剂)再生企业(ACR)出现。
有关专家倡议,国内塑料(PVC助剂)再生产业仍要牢牢把握发展的历史机遇,做精做大产业规模,从而推动PVC产业化步伐和跨越式发展。









